一、基礎信息
個人簡介🏌🏿💒:李玉漣,女,漢族,1986年05月生🤷♀️⏯,湖北籍👍🏻,中共黨員。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學歷🛏,副教授。主要從事🌔:光纖通信,高級語言程序設計,MATLAB編程與工程應用,非線性電子線路等教學工作,在光電子信息器件設計🏬,算法優化和基於深度學習的光電子信息器件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後面上項目各一項,發表輻射製冷,偽裝🤬,太赫茲寬帶吸收等相關論文及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一)個人基礎信息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6年05月
職務:副教授
博碩導:碩士生導師
電子郵箱:ylli@shmtu.edu.cn
(二)教育經歷
Ø 2009-2014年,於華中科技大學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意昂3,取得博士學位,碩博連讀期間於中國科意昂3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參與科研
Ø 2005-2009年,於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物理專業💆🏽,取得本科學位
二、科學研究
(一)研究領域及科研團隊
研究領域😋: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光電子信息;算法優化與深度學習
科研團隊🏇🏿:復合海纜綜合監測
(二)科研項目
Ø 基於紅外輻射降低太空LED結溫的寬帶超材料吸收體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61504078),2016-2018,主持
Ø 降低高功率LED 結溫的寬帶特異材料吸收體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2015M571544)⚄,2015-2016,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成果
[1]LI Y, GAO W, LI L, et al. Ultra-broadband thermal radiator for daytime passive radiative cooling based on single dielectric SiO2 on metal Ag [J]. Energy Reports, 2022, 8: 852-9.
[2]LI Y, GAO W, GUO L, et al. Tunable ultra-broadband terahertz perfect absorber based on vanadium oxide metamaterial [J]. OPTICS EXPRESS, 2021, 29(25): 41222-33.
[3]LI Y, LI L, WANG F, et al. Two broad absorption bands in infrared atmosphere transparent windows by trapezoid multilayered grating [J].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2020, 10(2): 682-92.
[4]LI Y, LI L, GUO L, et al. Systematical analysis of ideal absorptivity for passive radiative cooling [J].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2020, 10(8): 1767-77.
[5]LI Y L, AN B W, LI L Z, et al. Broadband LWIR and MWIR absorber by trapezoid multilayered grating and SiO2 hybrid structures [J].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18, 50: 459.
[6]LI Y, AN B, JIANG S, et al. An effective anti-oxidized strategy for ultra-narrow band absorber as plasmonic sensor [J].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16, 48: 530.
[7]LI Y, AN B, JIANG S, et al. Plasmonic induced triple-band absorber for sensor application [J]. OPTICS EXPRESS, 2015, 23(13): 17607-12.
[8] LI Y, WANG X, HE S, et al. Origin of the redshift of the luminescence peak in InGaN light-emitting diodes exposed to Co-60 γ-ray irradiat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2, 112(12): 123515.
(四)代表性專利成果
Ø 2022年11月8日,一種用於日間輻射冷卻的雙結構紅外寬帶吸收體(學生第一)。授權號🈴:CN 112963983 B,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二發明人)
Ø 2020年10月30日, 一種在可見光高反及在中紅外高吸的超材料選擇性吸波體🛶。授權號🧞♂️:CN 211826580 U🟥,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第一發明人)
Ø 2020年10月30日, 一種用於輻射製冷的紅外寬帶吸波結構。授權號:CN 211826588 U,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第一發明人)
(五)科研獲獎情況
“海上風電220kV海纜在線監測技術”獲得2019年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八)
三、教學信息
(一)授課信息
主講本科生課程:光纖通信,高級語言程序設計,MATLAB編程與工程應用
(二)教學成果及獲獎情況
Ø 2022年獲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校內選拔賽副高組三等獎
Ø 2021年獲上海海事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參與
(三)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Ø 2019年指導研究生參加“兆易創新杯”第十四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上海分賽區團隊二等獎
Ø 2019年指導研究生參加“兆易創新杯”第十四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商業計劃書專項賽初賽團隊一等獎
四、其它成果或榮譽
Ø 2019-2020學年上海海事大學“十佳兼職輔導員”
Ø 2019年7月,“兆易創新杯”第十四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商業計劃書專項賽初賽優秀指導老師獎